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惠农政策
市农业局积极搭建平台,实施村企互动工程
发布日期:2018-07-17浏览次数:字号:[ ]

7月8日,来自莱城区羊里镇30余名贫困户济济一堂,场面热烈,莱芜市隆运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正在举办农业特色产业科技帮扶培训班。“以前,俺家3亩多地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等,通过参加这次培训班,俺打算调整种植结构,发展特色姜蒜种植产业,加快脱贫增收致富步伐。”莱城区羊里镇三官庙村52岁的张志河说。

今年以来,由市农业部门牵线搭桥、合作社组织主办的科技人员下乡活动15次,开展大田指导160余次,培训基层人员2800人次,每期培训班都积极组织贫困人口参加培训,安排150万元用于中药材、茶叶等特色产业发展,全市65个省定贫困村建立103个合作社,每个扶贫工作重点村至少建立1个农民合作组织。

据了解,截至目前,通过组织实施“三个一”工程,重点围绕一个产业、组建一支技术团队、编制一套技术规程,以镇为单位选择2-3个农业特色产业,以各类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为产业发展载体,实施村企互动工程,加快偏远山区村土地流转,推动特色种养业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市场化、高效化。

以万兴公司为例,通过着力实施村企互动工程,积极与大王庄镇瓜屋子村签订种植协议,建设生姜标准化基地1200亩,帮助成立莱芜市姜源种植专业合作社,组织姜农按绿色食品标准组织生产,以高于市场价5-10%的价格收购标准化基地种植的生姜,同时帮扶本村16个贫困户、38个贫困人口依靠发展特色产业增收脱贫。

近几年,全市各级农业部门立足本职,积极作为,立足实施村企互动工程,积极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承担农业脱贫攻坚,通过与贫困村结对子,在贫困村建基地、安置贫困户就业、贫困户入股等形式,带动贫困人口增收致富。

“支持与偏远山区村开展结对帮扶活动,推进土地流转,为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到偏远山区建立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吸纳贫困人口就业搭建良好平台。”市农业局局长谢天目介绍,通过加强制度设计、搭建高位平台、实施村企互动“三位一体”,着力推动偏远山区积极发展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着力依靠各类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带动特色产业发展。

加强制度设计,有效保障产业脱贫攻坚高效运行。聚焦偏远贫困山区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实施“三个一”工程,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在产业扶贫工作中的带动效应,建立贫困村(户)产业脱贫帮扶长效机制。通过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与贫困村互动,达到信息交流有平台、技术服务有机构、资金注入有项目、原料生产有基地、生产管理有组织、产品收购有渠道、贫困户稳定增收有保障,形成产业链、组织链、利益链、价值链、服务链有机统一。制定印发《市农业局推进偏远山区农业产业扶贫开发工作实施方案》《关于实施村企互动工程推进产业脱贫帮扶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积极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到贫困村建立种养基地或购销基地、发展农产品深加工。

搭建高位平台,不断夯实产业脱贫攻坚发展基础。重点在平台搭建、组织培育、机制建立、模式选择等4方面下足功夫,引导更多的农产品加工、运销企业与基地贫困村(户)实现有效对接,创新实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领办、贫困村(户)自发创办等多种形式,建立各类农民合作组织,采取合同制、合作制、股份合作制、租赁兼并等方式,因村制宜,不搞“一刀切”。从实际出发,调整优化种养结构,大力发展设施蔬菜、小杂粮、食用菌、茶叶、中药材、“三黑”养殖等特色种养业,围绕偏远山区特色种养业发展菜单组建9个技术服务团队,选派6名高级职称以上专家,与14个省定贫困村结对帮扶,选派1名机关干部到莱城区苗山镇南文字村任第一书记,为推进偏远山区农业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实施村企互动,强力推进产业脱贫攻坚工程。重点搭建产销对接、银企对接、研企对接等平台,促进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与贫困村基地、金融机构、科研院所等有效对接。对村企互动贫困村给予大力支持,提供多种形式的服务,解决龙头企业和贫困村互动中遇到的困难。整合各类农业生产发展资金集中用于偏远山区扶贫工作重点村发展农业特色产业,推动偏远山区发展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着力依靠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特色产业发展。以山东五福茶业有限公司为例,加快实施村企互动工程,采用“土地入股+保底分红+劳务收入”的模式对贫困户进行主动帮扶,贫困户以土地经营权入股扶贫茶园,以每年土地租金作为保底收益,茶叶采摘、加工、销售后,企业和贫困户再将净利润按照入股比例进行分红,对于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优先与企业签订用工协议,定向安排到企业、基地务工,增加贫困户工资性收入,拓宽增收致富渠道。

(信息来源:莱芜日报?? 通讯员:魏海刚)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